起源
在朴子,有項傳統技藝,曾經與艋舺、鹿港和府城並為台灣四大發展重鎮,那就是刺繡,古時又稱為「女红」。我對於刺繡的印象,主要來自戲劇裡,女性坐在椅子上,手拿穿線針與布段,在圓框內做工的畫面。近期戲劇「紫色大稻埕」中,也可看見郭雪湖的母親,去布莊拿布回家刺繡,賺工錢供兒子習畫的內容。
攝於刺繡文化館,實際的繡花鞋迷你程度,好驚人! 難怪有綁腳的女性都需要有人攙扶,不然走路很容易摔倒吶...
|
猴樹港的海港功能消逝後,還有朴子溪(舊稱牛稠溪)的河港運作,外承東石港、內接陸地,可以發展商業活動。根據朴子志記載,清乾隆中期到光緒末期間,陸續有中國福建的移民,渡海來朴子開「行號」,經營各類生意。
而朴子的刺繡,約在清光緒年間傳入,由一位叫蔡士來的先民,在朴子開了間叫「連謀號」的刺繡莊。初期,婦女們在家裡做刺繡代工,以貼補家用。後來,隨著配天宮的興盛與外銷需求,刺繡品從民生用品擴及至八仙彩、神明衣、歌仔戲服、布袋戲偶服、婚嫁用品等,並且以配天宮前的開元路為發展中心,鼎盛時期有將近20家刺繡相關產業,被稱為「刺繡街」。
興起與衰落
民國50-60年代是朴子刺繡的鼎盛時期,60年代引進日本的電動針車,開始有了機械化製作。約在民國72年時,又引進日本的電腦刺繡機。
機械化生產之後,產品品質一致、成本降低、產製時間縮短,又產量提高、產品競爭力提升,人工需求降低。但是,市場競爭導致利潤減少,刺繡產業的發展受到影響,加上國內工資提高,許多業者外移到中國設廠,至此朴子的刺繡業萎縮,幾乎以電腦刺繡機取代手工刺繡。現今,開元路上的刺繡相關店家已經不多,以宗教刺繡品為主。
刺繡業凋零後,一直到2000年(民國89年),朴子市公所為了提振在地產業,開辦刺繡研習課程,想讓更多朴子市民接觸刺繡,傳承刺繡工藝。2002年成立「嘉義縣刺繡文化協會」與「刺繡文化館」,館內則展示以前的刺繡品,也有現代刺繡品。但是,走進刺繡文化館參觀後,感受不到推廣刺繡文化的氛圍。除了有展示刺繡品,販售刺繡周邊商品,沒有看到細節的介紹。個人淺見是,刺繡文化館的經營,除了可以開班授課,也可以規劃些文字空間,佐以圖片或刺繡品,介紹刺繡在朴子的發展歷程,或是朴子刺繡的代表人士。
與刺繡阿嬤聊天
在導覽姊姊的幫忙下,我們拜訪了一位刺繡奶奶。奶奶一直到兩年前都還有從事刺繡創作,可惜因身體欠佳,不僅工作室停工,與奶奶訪談也不易。不過,奶奶很努力地傳達,她一生投入刺繡的記憶...
刺繡阿嬤從6歲開始接觸刺繡,家中姊妹本來也有一起,但後來都去讀書,剩阿嬤有繼續做。阿嬤提到,繡一對枕頭套有15塊,比工人一天在外的工資(7塊)還高,如果刺繡成品越精細、完成速度越快,收到的工資就越多。而刺繡的圖案,一開始都是用手繪,後來像是枕頭套,被單,這類需要大量生產的產品,圖案就用印製的比較快。圖案配色的部分,則由繡莊決定。針車引進後,刺繡產業機械化,人力需求降低,為了有足夠收入,阿嬤有兼修衣縫補、毛衣製作等。然而電繡(電腦刺繡機)引進後,刺繡業又再次受到衝擊,做刺繡的人少了更多。
刺繡產業凋零後,朴子市公所為了推廣刺繡文化,有邀請阿嬤到協會上課,阿嬤也藉此了解各針法的名稱,接收系統化的刺繡法教學,因為早期雖有手藝,但不會特別記針法名稱。收班教學的學生主要為婚後女性。也有開個展,展示阿嬤的作品。
但刺繡文化推廣不順利,即便將刺繡以文化創意的形式,轉到日常用品像包包或筆袋等做商品販售,購買率低成了另一個問題。刺繡業的發展主要在開元路,或許很難讓全朴子市民,都能對刺繡有基本認識與認同。可能還因為刺繡花時間,讓人很容易失去耐心學習。我想,是刺繡的魅力還沒被更多人看見,而且,這是一項跨語言,用針線表現的藝術。
阿嬤的女兒沒有母親的刺繡手藝,但小時候,如果衣服有破掉或髒掉,阿嬤都會用她的手藝,把破洞或髒汙縫補得像刺繡品,讓女兒的衣服有獨特的設計。聽阿嬤說完,也跟著阿嬤笑了出來。總覺得,這是阿嬤對女兒,獨一無二的母愛表現,藏在針線裡。希望阿嬤身體儘早恢復健康,有朝氣地重回工作室創作。
2016.06.02- 06.04 雅慧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